hello大家好,我是城乡经济网小晟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,适合六一儿童情景剧(32名零基础孩子排演市北区首部原创儿童剧让每一个独一无二的你被)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半岛全媒体记者 曹现梅
校园里,一群性格各异的孩子们走进同一间教室,会碰撞出怎样的故事?面对老师、家长,孩子们又有着怎样的内心独白?在这个悠长的暑假里,一群市北小学生从零起步,走上舞台,尝试用情景剧的方式,展现他们最熟悉的校园和家庭生活,表达渴望被看见的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。
【资料图】
成立首个儿童剧社,排演原创剧
熟悉的上课铃声响起,语文课堂上,老师提问:“同学们,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呀?”话音落下,有同学端端正正地举手,有同学跳起来抢着回答,还有的同学则小心翼翼地把手微微抬出……这是由市北区首个儿童剧社——弘文儿童戏剧社排演的首部原创儿童情景剧《看见》开端的一幕。经过一个夏天的排演,8月25日下午,幕布拉开,灯光亮起,这部儿童剧在市北剧场正式公演。
看着舞台上童稚的脸庞,台下坐着的家长张女士看得认真,生怕错过一个细节。“台上第一幕中演曾明的是我闺女,叫薛雅之。”她告诉记者,虽然只有短短几句台词,但孩子在家天天练,就连一旁的弟弟都学会啦。“谁能想到两个月前,他们还都是零基础的孩子。”
原来,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,市北区弘文儿童戏剧社在7月初正式成立。不同于其它剧社,该剧社成员由来自市北区各个小学的学生组成,而且他们在戏剧方面都是零基础。“前期,市北区文化馆计划面向全区小学招募15名对戏剧感兴趣的孩子,让大家没想到的是,孩子们报名火爆,远超预期。”市北区文化馆工作人员郭晖说,最终,有32名孩子入选,成为弘文儿童戏剧社首批学员。
据悉,今年4月份,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(2022年版),其中,首次将“戏剧”纳入一至九年级义务教育艺术课程内容中。为了给青少年打开戏剧爱好之门,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戏剧的魅力,市北区文化馆积极创新开拓服务形式,推动戏剧进校园。
剧社成立后,趁着假期,孩子们开始排练起儿童剧《看见》。《看见》是由市北区文化馆原创的儿童情景剧,郭晖兼任本剧的导演和编剧。“这部剧共分成三幕,第一幕是在一堂语文课上,面对老师的提问,不同孩子做出的不同举动,第二幕是展示不同家庭的不同教育理念,第三幕则映射校园霸凌现象。”她表示,剧中将视角对准教育的话题,通过切入校园和家庭生活场景,由孩子们出演他们熟悉的身边故事,代入不同的人物角度,从而让大家尝试换位思考,来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育。同时,她也希望观看这部剧的老师和家长们,也能尝试着从孩子们的视角来理解个体的独特性。
真实又鲜活,孩子们过戏瘾
为了让参与演出的孩子们都能登上舞台,在暑假体会到收获感,这部剧的公演时间被定在开学前。倒推计算,距离公演只有8周时间。考虑到孩子们的实际情况,郭晖说,他们被分成A、B两组,每周二、四分组排练,
由于演的是身边真实又鲜活的故事,紧锣密鼓的排练让孩子们过足了戏瘾。“我演的是刘冰,特别活泼、好动。”说起生活中自己的性格,7岁的曹伯阳笑了起来:“就跟刘冰一样。”“充满好奇,总有十万个为什么。”一旁的妈妈接过话茬,“我觉得《看见》这部剧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尊重孩子们的个性,而且这个过程中,孩子们还交到了新朋友。”
在剧中,孩子们不仅要演独具个性的学生,还有的客串起老师、家长的角色。青岛市北区第二实验小学四年级的张梓钰就演起了老师。“她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,对待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教育方式。”在小姑娘的眼中,这位老师就像她的老师们一样,她想象着老师在课堂上的样子,也体验到老师们的不易。
在台下的家长中,韩鑫就是一位老师。在她看来,“双减之下,学校、家庭、社会和孩子这几者之间的碰撞都浓缩在这三幕剧中。每个孩子的成长都如同一朵独特的花,用心、用爱浇灌才能绽放出自己的光彩。”尽管眼下是暑假,但是作为青岛第四实验初级中学的一名语文老师,她日常仍然有大量的工作要做。为了让女儿刘宸语不错过每一次排练,她都特意挤出时间来陪伴孩子,而女儿的认真也让她感到欣慰。
在孩子们过戏瘾的同时,家长们也积极参与进来。“有的家长当起了助理,帮忙着协调现场秩序、搬道具等,灯光、化妆也都是大家倾情参与。”郭晖说,有了大家的齐心协力,这部剧才能得以在舞台上呈现精彩。据悉,后续,弘文儿童戏剧社还将继续排演更多原创作品,让孩子们讲述属于他们的故事。
本文就为大家讲解到这里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